简介
吴尔芙(1882-1941)
她的优秀小说《黛洛维夫人》(1925)和《灯塔行》(1927),试图表达个人经历中的现在的时间和过去的时间以及角色所意识到的历史性时间这些不同的时间概念。《欧兰朵》(1928)是一部历史幻想作品,描写一位主角从伊莉莎白到现代的经历体验,而在《海浪》(1931)一书中--《海浪》可能是吴尔芙最富实验性的作品--她利用内心独白与不断重现的意象,追溯六个角色的内在生活。她的优秀评论都收入《普通读者》(1925,1932)。她的长篇论文《自己的房间》(1929)中,描述了女作家在一个男人的世界中所遇到的困难。她的其他小说包括《雅各的房间》(1922)、《年月》(1937)和《幕与幕之间》(1941)。吴尔芙因精神病复发投河自尽。
个人经历
1915年1月,33岁的弗吉尼亚·吴尔芙和她丈夫莱昂纳多决定做三件事:在伦敦郊区租一幢房子;办一家出版社;买一条牛头犬。就像朱莉娅·布利格斯(JuliaBriggs)在她给吴尔芙写的传记中记述的那样,这对夫妇一直都没买牛头犬,但是他们创建的荷加斯出版社却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他们有意识地搜寻可能不会被别的出版社相中的作品,出版了艾略特、曼斯菲尔德和吴尔芙本人的著作。由于不着眼于盈利,吴尔芙可以放手发展她的激进、实验性的文体,由于她在形式上的创新,她成了现代主义的先驱。 今天看来,她一些作品的风格有些过头了,有时候纯属为实验而实验,比如《波浪》。但她大部分作品仍被广泛地阅读、敬仰。吴尔芙这本新传记的副标题“内在生活”,就称赞了她对内心生活的探索,她能够捕捉人类经验中模糊不清的东西,加以细致地解读。 弗吉尼亚1882年出生于一个大家庭,是她父母四个孩子中的老三,她还有四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他们家富有且有教养,家中充满关于书、作家和文学的闲谈。但弗吉尼亚13岁的时候,母亲的突然病逝让家中陷入了沉寂。在随后的9年里,弗吉尼亚同父异母的姐姐、父亲和哥哥都死去了。传记作者认为,这一连串的悲剧让吴尔芙对不稳定性、平静之下潜藏着的威胁有了充分的体认。不安的感觉影响了吴尔芙的小说创作。 如果说她的疯狂很早就成了她人生的一个方面,那么对注定要成为一名作家的感觉也是这样。在她还没写出她第一本书之前,她就觉得自己成为作家是命中注定的。她在一封信中表白:“我羞于说,或者乐于说,我花了多少时间去再三思考,思考文学。”在另一封信中写道:“我推掉了两个派对和一个法国人的求见,也没去买帽子、没去跟希尔达喝茶,因为我无法一边做这些,一边将我想像中的人物保留起来。”吴尔芙自己的出版社就出过弗洛伊德的书,她的一个兄弟是学心理分析的,有两个朋友还被弗洛伊德分析过,但是她始终没有接受“心理分析”。她认为自己像英国的天气一样变动不居,她经受着超出正常程度的感受和刺激,但是她不想被人看成病人,愿意被人视为作家。 1912年8月,30岁的弗吉尼亚嫁给了莱昂那多,那时她已经快写好了她的第一部小说。莱昂那多也是一位作家,人很聪明,对弗吉尼亚很耐心,愿意倾力保护他的妻子。蜜月期间,弗吉尼亚在写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你们为什么觉得人们会对婚姻和性生活大惊小怪呢?我发现高潮被严重夸大了。”后来她跟一些已婚妇女的亲密交往,显然为丈夫所认可。 虽然吴尔芙的写作事业越来越成功,她仍然要跟“毛茸茸的黑色恶魔”做斗争。夫妇俩未曾生育,因为丈夫担心弗吉尼亚的精神和身体都无力支撑生育。吴尔芙为厌食、失眠和头疼所困,布利格斯没有对吴尔芙1941年的自杀详加解释,但是她说,吴尔芙之所以崩溃,不是因为精神错乱,而是因为对人生的黑暗和残酷———尤其是“二战”———作出了清醒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