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福生,原名黎军,天津武清人。1940年肄业暂迁四川乐山(嘉定)之于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自然科学院英文教师,晋西北边区《抗战日报》记者,《太原日报》市政文教组长,《太原画报》总编辑,《火花》月刊副主编,大同市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第一、二届理事,山西省文联第三届委员、第五届名誉委员。
主要作品
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漫笔话深情》和《黎军小说散文选》(文集),中篇小说《梦》,短篇小说《一个未完的故事》、《娣妹俩》等,《散文《路》、《绿云深处是青城》、《茶说》、《大山深处的来信》、《忆故人,说桂子》等,随笔《他(她)是被遗忘还是应忘却》等。
相关人物
?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在玄奘西游记(三十五)晚年风波中提到的被玄奘法师打压的印度僧人福生。
玄奘法师的译经工作很顺利,三年之内,玄奘最看重的,《瑜伽师地论》的翻译工作,也完成了,而这时的玄奘,已经年近半百。玄奘年轻时,为求正法冒险西行,然而而且谁能为玄奘在印度的经历作证呢?只有他自己。如今求得真经,载誉而归,不仅得到了,唐太宗的赏识,也得到了,全国老百姓的尊崇,身边还有众多弟子跟从,玄奘的晚年,应该可以安静专心地,从事自己的译经工作了。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玄奘法师生命中,最后的十几年,却并不平静。一年之内,玄奘法师不仅失去了,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帝王,唐太宗,紧接着又失去了,自己最得意的徒弟,玄奘的心情可想而知。然而,更大的风波,还在后面。几年之后,发生的两件事情,给玄奘的晚年,甚至整个生命史,佛教史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当时中印度有一位僧人,带了500多夹,1500多部佛经到达长安,他希望到长安,也来翻译佛经。或者还有别的,不足以为外人道的原因,受到了玄奘的严厉的压制和打压,打压到不仅这位福生,他的翻译工作,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而这个人,最终还被逼离开了长安,后死在瘴气之地,这个人随身带来的,500多夹梵文经典,还被玄奘拿走了,被玄奘夺下来了,控制住了。也许是怕泄露了大乘受儒道影响而与印度佛教不一样的秘密。然而真相到底是什么永远沉寂埋在当时大唐的瘴气之地。
(此段资料出自《续高僧传·那提传》,但是不少学者对此文真伪提出过质疑,如张克强《读{续高僧传·那提传)质疑》、熊十力《唐世佛学旧派反对玄奘之暗潮》、蒲正信《那提与玄奘的瓜葛质疑》等详论此事,认为这是对玄奘的诋毁。)
生平
中印度人(一说北天竺)。梵名应为u2018布如乌代邪u2019(Punaudaya)或u2018布如乌伐邪u2019(Punpa^ya),意译福生。自幼出家,善达声明,通诸训诂。既志弘道,遂历游诸国。不惮远夷,曾往锡兰、楞伽山,随缘游化南海诸国。适闻中国佛法兴盛,乃搜集大小乘经律论一千五百余部,于唐高宗永徽六年(655)抵达长安,敕住大慈恩寺。显庆元年(656),奉敕赴昆仑诸国求异药,既至南海,诸王归敬,为其立寺,遂于该地度人授法。龙朔三年(663)返大慈恩寺,译出《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以上二经现存)、《阿吒那智咒经》等三部三卷。禅林寺沙门慧泽译语,丰德寺6 门道宣缀文及制序。同年,应南海真腊之请,遂自长安出发,后不知所终。相传师为龙树之传人,著有《大乘集义论》四十余卷。
事件
?香港学者马家辉最近在媒体撰文,说钱文忠提及玄奘的一桩“丑闻”:印度有一位僧人来华,取名福生, 带了五百多夹佛经, 打算在西安长居译经。但不知何故,“福生受到了玄奘的严厉压制, 不仅翻译工作无法进行, 而且最终还被逼离开了长安, 最后死在瘴气之地, 而福生随身带来的五百多夹梵文经典却被玄奘夺走了”。到底史实中的玄奘是个什么人?西行之路到底在哪儿?本版综合各媒体说法,一 一揭秘。
小时候念的是佛教小学和佛教中学,佛学老师最爱用《西游记》来唤起孩子的注意力,由孙悟空讲起, 讲到猪八戒和沙僧,再讲到牛魔王和蜘蛛精,最后落到玄奘头上,说他如何舍身求法,把大量经典带回中国。虚拟与现实之间,小说与历史之间, 这样的一位精进的和尚, 深深吸引年少的我。
? 当然我亦是于长大后才知道玄奘是个有血有肉的好家伙。先读季羡林, 再读钱文忠,始知道玄奘真不简单,懂得讨好皇帝高官,懂得跟竞争对手争夺资源, 懂得广收门徒以展事业,亦唯有如此,始能成其大业。
? 季羡林曾经这样描述玄奘:“一方面,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有道的高僧。另一方面, 他又周旋于皇帝大臣之间, 歌功颂德, 有时难免有点庸俗。”人在屋檐下, 纵是高僧大德,亦要低头,关键是低头求取的到底是个人利益还是佛法事功?于唐三藏, 很明显, 是后者。
钱文忠亦提及玄奘的一桩“丑闻”。印度有一位僧人来华, 取名福生, 带了五百多夹佛经, 打算在西安长居译经。但不知何故, “福生受到了玄奘的严厉压制, 不仅翻译工作无法进行, 而且最终还被逼离开了长安, 最后死在瘴气之地, 而福生随身带来的五百多夹梵文经典却被玄奘夺走了”。
玄奘大概出生于公元600年,俗姓陈,年幼出家,通晓西域文字。他西行求法, 一去十多年,九死一生。65岁圆寂, 去世前梦见莲花白象, 弟子问他:“和尚决定得生勒内众不?” 玄奘轻轻回答: “得生。”
何等自信,何等自重。一辈子的努力功德, 足让玄奘安详闭目。而于千载之后, 如果当地以“发展”之名拆解兴教寺的宝塔法殿, 实在对不起这位勇敢西行的法师。(马家辉)
1. 斯坦因的关键错误
? 四度深入西域探险的斯坦因认为自己所走的就是玄奘的线路,这也是央视2005年《玄奘之路》的主要基础和依据。斯坦因从印度、阿富汗抵达塔什库尔干,从塔县东北山谷与山口,横切至依格孜也尔河谷,沿河而下抵达英吉沙,然后到古疏勒国,也就是今天的喀什。
复旦考察队却认为,斯坦因的路线不是当年玄奘走的道路,因为他犯了一个关键错误。《大唐西域记》中明确记载,玄奘出了朅盘陀国,也就是今天的塔什库尔县城之后,往“城东南行三百余里,至大石崖”,而且英译本也忠实于原文,但斯坦因却是北向行进,因此这条线路最终到达的并不是古称“乌铩国”的莎车,而是莎车以北的英吉沙。
他们认为,据玄奘“东南行”的记载,大石崖应该是在塔县县城东南方向的瓦恰附近,而瓦恰之后再“东北行二百余里”到达的“奔穰舍罗”则很有可能是现在的大同乡。据此判断,玄奘当年行走的道路,应该是先从塔县东南行至瓦恰,再东北行至大同,然后东下莎车,最后到达喀什。
2. 驴道上的唐僧路
?塔县-瓦恰-大同-莎车-喀什这条线路得到了当地人的证实。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原政协副主席马达力汗告诉考察队,在18世纪、19世纪,瓦罕巴达格山(今阿富汗境内)种植的鸦片要运到现塔县境内贩卖。而现塔县县城(即石头城)设有收税的关卡,运鸦片的人为了逃税,便翻越一座达坂,取道瓦恰和大同,这座达坂就因此得名为“乌戈里亚特达坂”,汉语意即“贼娃子山口”。这也是当地人在现代公路未开通之前常走的一条路。
?考察队翻越乌戈里亚特达坂时,沿路看到一些伊斯兰教的麻扎(即“圣人的坟墓”,供过路的人朝拜),说明它的确是古代常用的路,虽然汽车无法通行,但适宜驴马行走,沿途有宽阔的草场和连绵的羊群,考察队还看见有村民骑驴上山去驮生病的羊回家。徒步3小时后,考察队翻越达坂走到瓦恰乡,果然有一排巨大的石崖耸立在村庄旁,相对高度约几百米,与《大唐西域记》中“城东南行三百余里,至大石崖”的记载吻合。与考察队同行的塔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地力萨地克介绍说,这种地形在帕米尔非常罕见,典型的帕米尔地形坡度都很缓和,很少有如此陡峭的地貌。
? 《大唐西域记》中的重要节点奔穰舍罗,是玄奘到乌铩国之前记载的最后一个地方,他描述这里:“葱岭东冈,四山之中,地方百余顷,正中垫下。”考察队专家说,在这条线路上,“这个地方只能是大同,因为东下帕米尔的路线上再找不到另外一处更大更平的地方能有u2018百余顷u2019这么大。唐代百顷相当于现在的五千亩,这个数字可能跟他记述里程一样,只是他的感觉,并不是精确测量,但足见这个地方是非常大的。”
如今的大同乡四周的山峰与村子的垂直落差约有几百上千米,有的地方在上午十一二点钟还照不到太阳,大同乡政府所在地在当地语言中的名称叫做“阿依克日克”,意为“月光难以照到的地方”,与玄奘描述的“四山之中,正中垫下”颇为相似。只是此地现在水草丰茂,杏树成林,一派桃花源景象,与《大唐西域记》中“冬夏积雪,风寒飘劲。畴垄舃卤,稼穑不滋,既无林树,唯有细草”的描述有较大反差。考察队从东向西一路经过许多河谷,在河边石头上都能看到厚厚的盐层,水也是咸的,唯有大同很少看到盐碱地,水的咸味也相对较淡。专家猜测,因为这是东帕米尔的一大块平地,现在的情景是千百年来人工开发改良的结果。
3. 关于公主堡的诡异传说
? 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玄奘是从大帕米尔,经由“大龙池”回国的。复旦考察队考证,玄奘是沿着喷赤河及其上游大帕米尔河一路向东,途中经过的“大龙池”,就是现在塔吉克斯坦境内大帕米尔(波谜罗川)的萨雷库里湖。玄奘记载“自此川(波谜罗川)中东南”就到了当时的朅盘陀国,也就是现在的塔什库尔干。据此判断玄奘归国的山口有纳兹塔什山口和排依克山口这两个选择。
? 自纳兹塔什山口看到的是古石头城,自排依克山口看到的则是公主堡。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朅盘陀国的建国传说,即与公主堡有关:古代一个中国公主嫁往波斯,途中遇兵乱,便暂避于这个高崖之上的城堡中。在此期间,公主和天神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朅盘陀国的开国国王。而护送公主的使臣就在“极危峻”的孤峰之上“筑宫起馆,建官垂宪”,朅盘陀国遂成大国。
考察队认为,玄奘当时看到的应该就是建在“极危峻”孤峰上的公主堡,而不是建于“大石岭”上的石头城,“这座城堡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整本书的记述是非常简洁的,他竟然为这个传说写了近400字。”
1300多年前的玄奘用八卦与好奇的眼光看着这个城堡,听到一个诡异的传说,不知道他心里是什么感想。(刘欣)
延伸 ?西行之路 到底在哪儿?
玄奘穿越“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的线路至今尚未明确,NHK拍摄的《丝绸之路》和央视拍摄的《玄奘之路》等纪录片对此也是语焉不详。复旦大学帕米尔考察队曾用半个月的时间,通过越野车和徒步等方式,重寻玄奘之路。
公元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南抵印度,18年后,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驮回经书526筐,657部,这些经书后来被翻译为汉语,计75部,1335卷。除此之外,他还撰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记载下了古丝绸之路上一次最负盛名的旅行。
?这次旅行全长5万公里,历经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玄奘在尼泊尔、印度等国的行迹都较为清晰,而当他穿越丝路的重要枢纽帕米尔时,却留下许多难以考证的问题。他的穿越线路至今尚未明确。在NHK拍摄的《丝绸之路》和央视2005年拍摄的《玄奘之路》等纪录片中,仅涉及喀什市、古石头城、公主堡等已经确证了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