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刘筠(971年~1031年)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进士(《郡斋读书志》卷19)。授馆陶尉。五年,入为大理评事、秘阁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3)。景德元年(1004年),为大名府观察判官。与修《册府元龟》,书成,转左正言、直史馆。大中祥符7年(1014年),迁右司谏、知制诰(同上书卷83),加史馆修撰。出知邓州,徙陈州。还,知贡举,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天禧中为翰林学士。五年(1021年),以右谏议大夫知庐州(同上书卷97)。乾兴元年(1022年),迁给事中,复召为翰林学士。逾月,拜御史中丞(同上书卷99)。仁宗天圣2年(1024年),进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知颍州(同上书卷102)。4年,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同上书卷105)。六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庐州。九年卒(同上书卷106),年61,谥文恭。《宋史》卷305有传。
著述名录
著有《册府应言集》10卷、《荣遇集》2卷、《肥川集》4卷、《表奏》6卷、《刀笔集》2卷等(《郡斋读书志》卷19、《直斋书录解题》卷17),已佚
刘筠诗,今存《肥川小集》1卷,见《两宋名贤小集》。又《西昆酬唱集》收诗72首,多不见于《肥川小集》。今录《西昆酬唱集》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宛珠堂本为底本,录《肥川小集》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以前者为主,凡有重出则删后者,2书异文酌出校记。又从《会稽掇英总集》、《古今岁时杂咏》、《天台续集》等辑得诗22首,合编为3卷。
宋史文载
刘筠,字子仪,大名人。举进士,为馆陶县尉。还,会诏知制诰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筠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真宗北巡,命知大名府观察判官事。自边鄙罢兵,国家闲暇,帝垂意篇籍,始集诸儒考论文章,为一代之典。筠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推为精敏。真宗将祀汾睢,屡得嘉奖,召筠及监察御史陈从易崇和殿赋歌诗,帝数称善。车驾西巡,又命筠纂土训。是时四方献符瑞,天子方兴礼文之事,筠数上赋颂。及《册府元龟》成,进左正言、直史馆、修起居注。尝属疾,予告满,辄再予,积二百日,每诏续其奉。
迁左司谏、知制诰,加史馆修撰,出知邓州,徙陈州。还,纠察在京刑狱,知贡举,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复请邓州,未行,进翰林学士。初,筠尝草丁谓与李迪罢相制,既而谓复留,令别草制,筠不奉诏,乃更召晏殊。筠自院出,遇殊枢密院南门,殊侧面而过,不敢揖,盖内有所愧也。帝久疾,谓浸擅权,筠曰:“奸人用事,安可一日居此。”请补外,以右谏议大夫知庐州。
仁宗即位,迁给事中,复召为翰林学士。逾月,拜御史中丞。先是,三院御史言事,皆先白中丞。筠榜台中,御史自言事,毋白丞杂。知天圣二年贡举,数以疾告,进尚书礼部侍郎、枢密直学士、知颖州。召还,复知贡举,进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同修国史、判尚书都省。祀南郊,为礼仪使,请宿斋太庙日,罢朝飨玉清昭应宫,俟礼成,备銮驾恭谢。从之。筠素爱庐江,遂筑室城中,构阁藏前后所赐书,帝飞白书曰“真宗圣文秘奉之阁”。再知庐州,营冢墓,作棺,自为铭刻之。既病,徙于书阁,卒。筠,景德以来,居文翰之选,其文辞善对偶,尤工为诗。初为杨亿所识拔,后遂与齐名,时号“杨刘”。凡三入禁林,又三典贡部,以策论升降天下士,自筠始。性不苟合,遇事明达,而其治尚简严。然晚为阳翟同姓富人奏求恩泽,清议少之。着《册府应言》、《荣遇》、《禁林》、《肥川》、《中司》、《汝阴》、《三入玉堂》凡七集。一子蚤卒,田庐没官。包拯少时,颇为筠所知。及拯显,奏其族子为后,又请还所没田庐云。
代表诗作
【柳絮】
半减依依学转蓬,班骓无柰恣西东。平沙千里经春雪,广陌三条尽日风。
北斗城高连蠛蠓,甘泉树密蔽青葱。汉家旧苑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
【汉武】
汉武天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
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