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熊 人物介绍

基本资料

  姓名:王应熊

  性别:男

  死亡年月:1646年

  国籍:中国

王应熊 人物介绍(图1)

  时代:明朝

  籍贯:天启

  民族:汉族

  身份:政治人物

  

个人简介

  王应熊(?-1646年),字非熊,号春石。明朝政治人物。

  王应熊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入翰林。

  天启元年(1621年),出使四川。天启中历官詹事。

  崇祯三年(1630年),拜礼部右侍郎,敢于任事,为人刚狠,屡被弹劾。

  崇祯五年,进左侍郎。南明弘光帝时,任王为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隆武二年(1646年),病逝于贵州仁怀县土城。

 

翰林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隋、唐时,“进

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

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

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

,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自此

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

、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

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

       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重考。

  

王姓起源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后衍化为三支王姓族派。一是周文王弟15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世人称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姓。三是魏国信陵君无忌,魏被灭后,其子孙被称为"王家",随以王为姓。

  2、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力的后代。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为姓。

  3、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改姓为王。

  4、由北方他姓改王姓而来。如鲜卑族可频氏、乌桓族回纥阿布思族。

  5、出自赐姓或冒姓的王姓。如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喜被王莽赐姓王。

       王应熊,字非熊,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天启中,历官詹事,

以忧归。崇祯三年,召拜礼部右侍郎。明年冬,帝遣宦官出守边镇,

应熊上言:「陛下焦劳求治,何一不倚信群臣,乃群臣不肯任劳任怨

,致陛下万不获已,权遣近侍监理。书之青史,谓有圣明不世出之主

,而群工不克仰承,直当愧死。且自神宗以来,士习人心不知职掌何

事,有举《会典》律例告之者,反讶为申、韩刑名。近日诸臣之病,

非临事不担当之故,乃平时未讲求之过也;亦非因循于夙习之故,实

愆忘于旧章之过也。

       语皆迎帝意,遂蒙眷注。尝酗酒,诟尚书黄汝

良,为给事中冯元飙所劾,汝良为之隐,乃解。五年,进左侍郎,元

飙发其贪污状,帝不省。应熊博学多才,熟谙典故,而性溪刻强很,

人多畏之。周延儒、温体仁援以自助,咸与亲善。及延儒罢,体仁援

益力。

       六年冬,廷推阁臣,应熊望轻不与,特旨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

学士,与何吾驺并入参机务。命下,朝野胥骇。给事中章正宸劾之曰

:「应熊强愎自张,纵横为习,小才足覆短,小辨足济贪,今大用,

必且芟除异己,报复恩仇,混淆毁誉。况狼籍封靡,沦于市行。愿收

还成命,别选忠良。且讹言谓左右先容,由他途以进,使天下薰心捷

足之徒驰骋而起,为圣德累不小。」帝大怒,下正宸诏狱,削籍归。

有劝应熊为文彦博者,应熊咈然,佯具疏引退,语多愤激。屡为给事

中范淑泰、御史吴履中所攻,帝皆不问。八年正月,流贼陷凤阳,毁

皇陵。巡抚杨一鹏,应熊座主;巡按吴振缨,体仁姻也。二人恐帝震

怒,留一鹏、振缨疏未上,俟恢复报同奏之,遂拟旨令抚按戴罪。主

事郑尔说、胡江交章诋应熊、体仁朋比误国,帝怒谪二人,而给事中

何楷、许誉卿、范淑泰,御史张缵曾、吴履中、张肯堂言之不已。淑

泰言:「一鹏《恢复疏》以正月二十一日,《核察失事情形疏》以正

月二十八日,天下有未失事先恢复者哉?应熊改填月日,欺诳之罪难

辞。」且劾其他受贿事。帝顾应熊厚,皆不听,而镌楷、缵曾秩,慰

谕应熊。应熊亦屡疏辩,谓:「座主门生,谊不容薄,敢辞比之名。

票拟实臣起草,敢辞误之罪。」楷益愤,屡疏纠之,最后复疏言:「

故事,奏章非发抄,外人无由闻;非奉旨,邸报不许抄传。臣疏六月

初十日上,十四日始奉明旨,应熊乃于十三日奏辩,旨尚未下,应熊

何由知?臣不解者一。

       且旨下必由六科抄发。臣疏十四日下,而百户

赵光修先送锦衣堂上官,则疏可不由科抄矣。臣不解者二。」应熊始

惧,具疏引罪。帝下其家人及直日中书七人于狱。狱具,家人戍边,

中书贬二秩。应熊乃屡疏乞休去,乘传赐道里费,行人护行。帝亦知

应熊不协人望,特己所拔擢,不欲以人言去也。十二年遣官存问。其

弟应熙横于乡,乡人诣阙击登闻鼓,列状至四百八十余条,赃一百七

十余万,词连应熊。诏下抚按勘究。会应熊复召,事得解。时延儒再

相,患言者攻己,独念应熊刚很,可藉以制之,力言于帝。十五年冬

,遣行人召应熊。明年六月,应熊未至,延儒已罢归。给事中龚鼎孳

密疏言:「陛下召应熊,必因其秉国之日,众口交攻,以为孤立无党

;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联,恃延儒在也。臣去年入都,闻应熊贿

延儒为再召计。延儒对众大言,至尊欲起巴县。巴县者,应熊也。未

几,召命果下。以政本重地,私相援引,是延儒虽去犹未去,天下事

何堪再误!」帝得疏心动,留未下。已而延儒被逮,不即赴,俟应熊

至,始尾之行。

       一日,帝顾中官曰:「延儒何久不至?」对曰:「需王应熊先入耳

。」帝益疑之。九月,应熊至,宿朝房。请入对,不许;请归田,许之

,乃惭沮而返。十七年三月,京师陷。五月,福王立于南京。八月,张

献忠陷四川。乃改应熊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川、湖、云、贵

军务,专办川寇。时川中诸郡,惟遵义未下,应熊入守之,缟素誓师,

开幕府,传檄讨贼。明年奏上方略,请敕川陕、湖贵两总督,郧阳、湖

广、贵州、云南四巡抚出师合讨,并劾四川巡抚马体乾纵兵淫掠,革职

提问。命未达而南都亡,体乾居职如故已而献忠死,诸将杨展等各据州

县自雄,应熊不能制。其部将曾英最有功,复重庆,屡破贼兵。王祥亦

出师綦江相犄角。

       祥才武不及英,而应熊委任过之。又明年十月,献忠余党孙可望、

李定国等南走重庆,英战殁。可望袭破遵义,应熊遁入永宁山中,旋卒

于毕节卫。一子阳禧,死于兵,竟无后。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及违法信息请联系qq客服处理,3372575805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