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特曼 人物介绍

基本内容

   马丁努斯·J·G·韦尔特曼(Martinus J.G. Veltman),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奖得主。1931年生于荷兰,他和他 的学生赫拉尔杜斯·霍夫特因70年代阐明物理学中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而获得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奖。

  他们的计算理论使粒子物理有了更牢固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可以用他们的理论来更精确计算物理量。

  众所周知,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后二者又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为了研究夸克,50年代制成了第一台加速器,这标志着现代粒子物理学的诞生,科学家首次可以研究如何轰出新的粒子及其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物理学家们提出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它将所有基本粒子分为夸克、轻子和互换粒子三类,前二者在后者的参与下产生强力和弱力。

  最初物理学家们还不能用完整的数学理论来描述这个模型,因此很多人对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感到悲观。但是,韦尔特曼教授没有灰心,从1969年起他和他的只有22岁的学生霍夫特一起进行研究,最终取得了突破。他们成功地证明了电弱统一理论是可以经过“重整化”而消除其中所有“无穷大”的,从而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也能和电磁相互作用一样进行精确计算,也可以接受实验的精确检验。这是人们研究弱相互作用的一个飞跃。

  从此人们不断用他们的理论方法对电弱统一理论进行精确计算,并做了大量预言。同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对大量电弱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近年的分析表明,理论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电弱统一理论成为本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一项划时代的成就。理论与实验的比较还预言了顶夸克的质量为171.4GeV左右。后来在美国的费米实验室找到了顶夸克,直接测量的顶夸克质量为174.3GeV左右,与上述预言相符甚好。这也是电弱统一理论精确计算的一大成功。

  目前在电弱统一理论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没弄清楚,那就是Higgs场至今在实验中还没有找到。由于探索真空中的物质涉及人们对一切物质的质量起源的了解,所以它是人们现在最关注的高能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

韦尔特曼 人物介绍(图1)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及违法信息请联系qq客服处理,3372575805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