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森 简历 - 名人简历

人物经历

1982年至1984年在天津音乐学院进修戏曲音乐;1990年毕业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系(本科);获国家语委颁发的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退休前就职于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他在孩提时期常随父母看戏,自幼酷爱戏曲。1952年开始登台串演京剧娃娃生。1953年向郝学易先生学老生,因童声时期即显出嗓音适合唱老旦,而且还有真假声过度的“水嗽”,随后由李凤林先生启蒙改学老旦。1957年随师效力,以《遇皇后·打龙袍》唱大轴。1959年拜李多奎先生为师,登堂入室深得真传。亲授了《望儿楼》、《哭灵》、《赤桑镇》和《六月雪》、《铡美案》等剧之外,李师经常在亲自为他操琴吊嗓时,传授他吐字归音、气口儿、劲头儿的妙用。何佩森的嗓音宽厚,韵味醇醪,尤其在声腔共鸣和气息的运用上,颇有乃师风范。他在李师门下受益良多,是李派老旦传人中的佼佼者之一。五十多年来他与师门情深意笃,1966年浩劫抄家之后,何佩森与李师的子女,为李多奎先生落实政策,以及阖家无着的生活,多方奔走求助。1974年和1995年,师父、师母病危弥留之际,他都在医院的病榻前尽孝。

半个多世纪的艺海生涯中,何佩森转益多师是汝师。还先后受到孙玉祥、王玉敏、刘煜、刘少峰、赵松樵和朱玉良、王则昭、王金璐、李万春、李艳秀等诸位先生的教诲。

1959年开始先后在内蒙古京剧团、天津市建华京剧团、前进京剧团、京剧三团等单位工作。曾与关正明、高宝贤、赵慧秋、王则昭、杨秋玲、宋长荣、叶少兰、薛亚平、袁国林、寇春华、邓沐玮、康万生、李经文、关静兰、小麟童等名家同台合作。擅演《遇皇后·打龙袍》、《钓金龟·行路训子·哭灵》、《太君辞朝》、《望儿楼》、《徐母骂曹》和《清风亭》、《六月雪》、《桑园会》等剧目。何佩森是当今仍然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老旦行男演员,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天赋条件,对剧本、唱词、唱腔和表演做过有益的修订。由于他的演唱颇具乃师李多奎先生的神韵,所以经常是一腔出口震惊四座,深受观众欢迎和内行的赞誉。1998年,为纪念李多奎先生百年诞辰,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了《京剧李派老旦何佩森演唱专辑》。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何佩森主要从事艺术教育和研究,以及戏曲节目的主持工作。先后任教于天津戏曲学校、中国曲校、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曾应邀在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音乐学院、上海戏曲学院、美国各大学联合汉语中心等院校讲学。如今舞台和屏幕上的诸多名家,皆受过他的教益。

何佩森 简历 - 名人简历(图1)

何佩森向老旦泰斗李多奎先生学习的15年中,以及向鼓曲大师骆玉笙先生学习和为她做文秘工作的25年当中,有幸学到了大量珍贵的吐字归韵技巧。加之后来在大学里学习了音韵学、文字学、语音学和语言学等知识。把半个世纪的舞台、教学实践和音韵方面的古今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著出了《梨园声韵学》。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二次印刷,填补了当前表演方面音韵教科书的空白。该书影响颇大,已成为当今演艺界字韵方面的工具书,远播海外。

作品

何佩森曾担任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天津卷》编辑、撰稿;《中国音乐辞典》撰稿;《中国京剧百老荟》副主编;“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部分篇章的整理记谱工作。发表艺术论文20余篇。他运用理论更好的去指导艺术实践,教学、科研和主持节目的同时,始终没有脱离他倾注毕生心血的京剧舞台。

1989年至1993年,何佩森担任天津电视台《戏曲世界》和《戏曲欣赏》两个专栏节目的撰稿和主持工作;二十多年来,他主持了近千场大型演出活动。向业内外普及了大量的戏曲知识,颇受好评。

荣誉

何佩森1990年获天津市自学成才二等奖。

由他担任撰稿和艺术顾问的电视专题片《神鼓金喉骆玉笙》,2001年获全国电视金鹰奖。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及违法信息请联系qq客服处理,3372575805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