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葆华 简历 - 名人简历

相声艺人张葆华

基本内容

  家道衰落后,父亲张武林流落江湖,成为戏法、评戏艺人。张杰尧生于天津,幼年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岁时进入一个河北梆子戏班学戏。因不堪折磨,两年后逃跑。其后,他捡煤核,拉小袢、打执事,干杂活,过着到处流浪的生活。在河南焦作加入京剧艺人田月樵组织的京剧、梆子混合班,演唱武生和老生。后流入北京,寄居在他姐姐家。他常到天桥市场听曲艺,最爱听万人迷的相声,自己也学会说一些。民国八年(1919),他与骆彩祥、王子亮等合作到上海、苏州等地表演相声。民国九年转到南京夫子庙表演,民国十年到开封相国寺表演,接着又去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汉口等地表演。民国十一年在汉口开始与绪德贵合作表演相声,不久转到开封演出。随后又到徐州、蚌埠、南京演出。

  民国二十年张杰尧回到北京。他在白塔寺庙会,与正在那里撂地演出的绪德贵重逢,他俩票演的一段学唱京剧麒派的《斩经堂》,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第二天他便正式入班演出,先在西单商场南棚和常宝臣、胡兰亭及胡的女儿小苹果联合演出。后来又到北棚和高德明、绪德贵、汤金城、朱阔泉(大面包)、高德光等一起演出。逢年过节以及走堂会演出时,他们为活跃气氛,除演相声、双簧外,有时也彩扮登台反串小戏如《小上坟》、《打面缸》、《打枣》等。由于他走南闯北,博采广收,自编自演过很多新段子,给北方相声带进许多新内容和新技巧,像从南方带来的学上海话、学唱卖梨膏糖调等,他精心编演了《关公战秦琼》、《罗成戏貂蝉》、《张飞打严嵩》、《文盲家信》、《婚诗》、《潘巧云告状》、《耍猴儿》、《学坠子》、《冒名伶》、《二十八宿》等许多新段子。在表演上,他发托卖相好,装傻充愣恰如其分,学姑娘、老太太、上海商人、河南艺人神似又形似,惟妙惟肖。相声名家张寿臣曾赞扬他说:“傻大爷一身都是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在北京西单商场的杂耍场中,张杰尧、高德明、绪德贵、汤金城、戴少甫被人们称为“笑林五杰”。张杰尧是当时相声演员中唯一留仁丹短髭,着西装演出的一位。他还编印了不定期的铅印小册子。题名《笑海》,演出时发售给观众。

  民国三十年张杰尧跟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同赴上海演出。同去的还有曲艺艺人林红玉、吉坪三、陶湘如等。在上海,他的演出很受欢迎,观众赠送锦旗,上绣“曼倩遗风”四个大字。这期间他还到保定、石家庄、郑州、开封演出过。在开封时,先后和陶湘九、刘宝瑞搭伙演出。他曾向刘宝瑞传授过一些单口相声,如《皮匠招亲》、《二十八宿》、《百业之祖》等。民国三十七年张杰尧到郑州,和郭稽东、王本林、王晓松、田松山、辛松斌一起演出。当地解放后又到武汉民众乐园和杨松林、王文瑞、崇佩林,以及他的女儿张松青(艺名小明星)一起演出。

  

张葆华 简历 - 名人简历(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张杰尧结束了流动卖艺的生涯,1951年全家定居陕西西安市。此时与他合作演出的有张玉堂、刘阔义、赵闻增、关宝琦、祁存才等人。

  1961年7月,张杰尧应北京市曲艺团和侯宝林的邀请,从西安到北京,由张逗哏,侯宝林、刘宝瑞分别捧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相声资料《关公战秦琼》、《罗成戏貂蝉》、《张飞打严嵩》、《六个月》、《河南戏》、《战马超》、《方言》、《酒诗》八段节目。

  张杰尧一生表演过四百二十九段相声,其中对口相声三百八十七段(按相声的艺术手段分类,说部一百零三段,学部二十九段,逗部五十段,唱部五十四段,批部十八段,谈部七段,讲部二十六段),三人相声十五段,中长篇单口相声二十七段。其中许多段于是由他自己编写或改编的。

  张杰尧在相声行曾拜高闻元(高德明)之父为师,他一生带教过两个师弟,即韩子康、刘月樵。共收了十二位弟子,有单松亭、关松鹏、袁松麒、田松山、杨松林等人。

  诞辰:1893年,光绪十九年(癸巳)

  逝世:1971年,农历辛亥年

书法家

  张葆华生于1931年1月,湖北省新洲县人,字秀实,号一池,

       1959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法律系,社科研究员。自幼热爱书法,多年临池不辍,楷书学颜柳,行草宗二王,书艺植根于传统,书风追求苍劲洒脱。

       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内外重大书展,发表于《书法报》等多种报刊。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宣传联络部部长,作品广泛流传海内外并收录于多部典籍。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及违法信息请联系qq客服处理,3372575805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