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美国专栏作家、书籍作者。
历史上第三个为纽约时报撰写社论对页专栏的女性。普利策评论奖得主。
作者经历
18岁,她以抄写员的身份加入《纽约邮报》,从此开始了在新闻行业的职业生涯
19岁,母亲因为卵巢癌而去世,因此涉及到个人的写作时,大多聚焦于她死去的母亲
1977年,昆德兰作为普通助理记者加入《纽约时报》。
1983年,她被任命为都市版主编。从1981年到1983年间,她一直撰写“有关纽约”的专栏。
1985年,因为生育,昆德兰离开《纽约时报》赋闲在家养育自己两个年幼的儿子,同时写作小说。
1986年晚期,她重返该报的工作,开始写作“三十多岁的生活”专栏。两年之内,这个专栏开始在全国超过六十家报纸上刊登。
1988年,她女儿的出生让她再次辞职。
1989年,重新回到《纽约时报》。这一次,她开始写作《纽约时报》社论对页赫赫有名的专栏—— “公共与私人”。此时,她已经成为了该报历史上第三位享此殊荣的女性。1993年时,这些专栏文章的集结《大声的想》由兰登书屋出版,随后在三个月之中一直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1992年,因为这个专栏,昆德兰获得了普利策评论奖。
1999年,重新回到新闻界的昆德兰选择了以《新闻周刊》作为舞台。而为了迎接这位新专栏作者的到来,《新闻周刊》在位于曼哈顿的四季酒店举办了一次鸡尾酒会。
在主持专栏“最后的话”接近9年之后,2009年5月18日,她辞去了这一职务。
作品
畅销小说:《主题课程》(Object Lessons)《亲情无价》(One True Thing)(曾改编为电影)以及《黑与蓝》(Black and Blue)
《有种感觉叫快乐》
她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上开辟的「公评与私情」(Public and Private)专栏赢得了1992年普利兹奖(Pulitzer Prize),后来又集结为《大声地想》(Thinking Out Loud)。
另有介绍当代思想的《阅读如何改变了我的生活》(How Reading Changed My Life),以及两本童书:《大树留下来》(The Tree That Came to Stay)与《永远幸福快乐》(Happy Ever After)。
目前她在新闻周刊(Newsweek)上有一个隔周刊登的专栏。
作品介绍
《真情无价》(1998年的时候改编成了电影,由梅瑞尔.斯特里普主演)处理的题材,是一个人死亡的权利。有关于自己母亲的死亡,昆德兰说,“它从未远离过我的脑海。”“我把自己的时间投注到那些身体正在陨灭的人的身上,他们正在疾病和死亡之间摇摆。我讨厌在治愈或者说让人感到舒适已经没有希望的前提下,医生们还觉得自己应该继续去捅、去测试、去治疗。对于人,你就必须去做所有的事情。对于动物的话,你就能够有只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的奢侈的权利。”
话语
论在纽约作为一个女性:
“我认为,一件并没有经常被提到的事情是:这里是作为一个女性的很好的地方。我的意思是说,这里是事业性女孩的家。这里经常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对于那些敢于从全世界的其他地方来到纽约城的女孩们来说。在很多方面来说,纽约是个如此另类的地方。你能够变成一个投票领导人,一个工会组织者或者一个政治力量或者每天外出工作的女孩。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这个城市对于女性来说尤为友好。这里拥有为你自己的未来设计航向的可能性,没有人会注意到或者说是过分的大惊小怪。这是对于一整个性别的巨大的解放,之前在她们的运动中围绕的是小心的观察和设限。因此,我认为,这里有一种充满机遇的感觉,在纽约,匿名性已经历史性的被给予了女性,在很多方式上来说,这跟给与男性的不同。而且,这里也给与了女性很多的机会,在其他的地方,我们可能都没有办法得到。”
论是什么造就了一个优秀的纽约政客:
“因为纽约客们是一种非常理想主义的人,所以,在纽约政界中有很大的空间能够给与理想主义。在这个城市中,理想主义跟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一样重要。它的理想是作为一个大熔炉,作为一个把迥然有别的事物汇聚在一起,作为一个富人和穷人共同的理想。所以,这里能够拥有那种理想主义的政客。但是,在一种现实的水平线上,你们必须让地铁们及时的工作。”
“拥有生活”
“拥有生活。一种真正的生活,而不是焦躁不安的想要获得下一次的升职、更大数额的支票、更大的房子。假如,有一天下午,你发现自己得了动脉瘤,或者是在乳房上发现阴影的话,你真的还认为自己对于这些事情会如此关心吗?”
关于自己母亲的死亡
“它从未远离过我的脑海。”“我把自己的时间投注到那些身体正在陨灭的人的身上,他们正在疾病和死亡之间摇摆。我讨厌在治愈或者说让人感到舒适已经没有希望的前提下,医生们还觉得自己应该继续去捅、去测试、去治疗。对于人,你就必须去做所有的事情。对于动物的话,你就能够有只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的奢侈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