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最经典的一首诗 写出了孤独的最高境界

,唐代诗人,初唐时期诗文革新人物之一。陈子昂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声讨齐梁文学中的绮靡文风,大力推崇建设新时代刚健文风。

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便是这种革新文风的主要作品,或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或感怀身世、抒发理想。

陈子昂的经典诗作有《》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陈子昂的经典诗作《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写于陈子昂跟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时候,因自己的主张屡屡不被和武攸宜采纳,

所以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下面我们便来一起欣赏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子昂孤独遗世的落寞情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便是对这最好的诠释。

陈子昂在这里所说的古人便是指的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在他的诗《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中就曾推崇过战国时代燕昭王的贤明,能够礼遇乐毅、郭隗。

但对于陈子昂所处的时代来说,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是不可再见的,至于后来的贤明之主更是来不及见到。

因此,当诗人登上高台远眺时,难免就会有生不逢时的无限感慨。等诗人想到这天地是悠久存在的,而人却是渺小短暂的,就会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句不仅抒发了陈子昂对时世的感伤,也有对掌权者污浊的憎恶。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表现了陈子昂失意的境遇和孤独苦闷的情怀。这种境遇和情怀,却恰恰是古代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所以当陈子昂的这首诗流传开来,便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陈子昂的这首诗,虽然诗题是《登幽州台歌》,却没有一个字是对幽州台的描写,而是直接抒发自己登台后的感慨,最终成为千古名篇。

这首诗的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更是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

综观陈子昂的这首诗,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但语言奔放,极富有感染力,营造出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面,将诗人孤独的境界推到了极致。

其所揭示的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更是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及违法信息请联系qq客服处理,3372575805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