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孔彩娟和丈夫一起弯腰下蹲。这对五十多岁的夫妻,合力把一口百来斤、底朝天的腌缸翻过来。
冲刷腌缸,又把边上新摘的百来斤白菜洗净后,夫妻俩将白菜分成捆,有角度地斜铺进去。一层白菜一层盐——在以腌白菜而闻名的萧山区临浦镇詹家埭社区,老农瞅着白菜抖下去的这一把盐,是世代传下来的腌菜秘笈之一。恰恰好的口味,使这里的腌白菜生意能经几十年不衰。
“但名气再大,早些年我们也肯定不敢在这种天气腌菜的。万一卖不出去,精力和钱全部赔掉了,”孔彩娟说,“现在不一样了,有合作社帮我们找销路,我们腌好菜在家里等着发货就好了。”
孔彩娟是1991年嫁入詹家埭村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这里干了三十多年的农活,如今再直起腰身看看周围,已然天翻地覆。
最近,让她和其他村民最期待的是,天气已经转凉,随着腌菜的保存周期变长,他们将通过网上带货的形式,获得更多的订单。
因为,村里的抖音号已经小有名气。
1
为了撑住村集体经济
决定试试直播带货
詹家埭村的抖音号,自今年5月开始运营,已经经历一百多天了。它是詹家埭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产。一百多天里,靠着自己人维护、自己人出镜,已经收获了15万+的粉丝,8月的销售额冲破了40万元。
“我的心得就是‘真实’二字。”这个抖音号的主导人,就是詹家埭社区的90后党支部书记孔华超。“詹家埭种蔬菜的历史已经一百多年了,我在这里土生土长,农民要干点事,无非就是真实。”
在谋划抖音号运营前,他就和团队拟好了“人设”——一位与村民真诚交流,也会调皮下地薅菜的村书记。白天,他会来到田间地头向村民讨菜,一身体恤衫和西裤的行头,突然从兜里摸出一个皱巴巴的尼龙袋,“阿姨,我看看你这个菜样子蛮好看嘛……”条条短视频透露着真实的田间地头,普通人看到好菜的真实向往。
“刚开始,我们运营抖音的本村4人团队,天天挤破脑子想场景、策划剧本。”白天拍的短视频,既是农产品溯源的过程,又展现了晚辈村书记与父辈村民们的融洽关系。这一顿操作,都是为了积累粉丝,给抖音直播间引流。
“可是做了近一个月,引流的效果并不好。”最惨的时候,4个人忙了一场3个小时的直播,最高峰只有9人同时观看。成交量只有两三百元。
孔华超当时“压力山大”。“我们开始做抖音带货的初衷,就是为了撑住村集体经济。”
詹家埭村集体经济全资控股的企业,当时是一家专做食品配送的服务型公司。这位2020年走马上任的90后新官,雄心勃勃地在2021年主导了这家企业的开张。可未曾想,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公司所服务的餐饮行业业务萎缩加剧。
“几十年来,詹家埭村因为是蔬菜基地的身份,没有太多的资产和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老支书占红卫告诉记者。“仅有的一块空地,租给了本地一家企业做厂房,一年也就收到10万元左右的租金。”
“作为本村集体经济自创的企业,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倒下。”孔华超和团队商量后决定。“虽然第一个月亏了1万多元,但还是要坚持学习并做下去。”
5月底,煎熬了近一个月的团队,收获了第一条爆款,直接将几千的粉丝数拉到了3万。直播间的人气也随之旺了起来。
2
村貌巨变让他放弃千万业务返乡任职
按孔华超的说法,身为90后的大学生返乡做基层干部,一半为情怀,一半为事业。
2017年,詹家埭村与孔华超的未来,都迎来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詹家埭社区继续保留耕地和集体经济,但对对农村自建房进行拆迁,居民将集体搬入现代化小区。
这一年,经历大学毕业、参军退伍的孔华超,已经花了7年的时间经营贸易,做到了年销额千万的规模,但他接到了社区聘他返乡工作的邀请。
“一来,在村里工作总比在外要自由,村里环境又要迎来大变化,我很向往,这是对家乡的情怀;二来,如果能参与做好村集体经济,那我的事业成就感会更大!”
在记忆力,孔华超已经经历过一次村庄样貌的巨变。90年代末,小学生孔华超走在詹家埭村逼仄的小路上。虽然彼时的村子已经有了水泥路,但如果是四位小学生并排走,就几乎会占满村道的宽度。
马路两边,是各家随意搭建的简易房。再往村口过去,便是夏天最难耐的地方——村里的垃圾集中堆放点,就在一道露天的围墙里,天一热,就飞满了苍蝇。孩子们会捂着鼻子奔跑起来,跳出水泥路,进到一边的田板里绕行。
到了冬季放学,天色晚了,连盏路灯都没有。如果临时想上厕所了,男孩儿还能找处没人的角落解决,女孩只能憋回家中。“村里连个公厕都没有。”
20年多前,农夫孔彩娟在一次次从临浦菜场贩完菜回家的路上,一定是遇到过孔华超的。
“晚上十二点以后,挑着八十多斤重的单子,打手电筒出门。走走歇歇,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到镇上。”孔彩娟说。“到了早上七点多,收摊步行回家。这时候刚好是小孩上学的时间。”
2003年,浙江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整治农村人居环境。20年来,保有农村样貌的詹家埭社区,也获得了政策的利好。重铺的水泥柏油路能通大车了,路两旁亮起了灯,封闭式的垃圾清运点也建成了,村里新修的公厕也方便了田间农忙的人们。
在2010年参加工作后的那几年,孔华超眼见从小长大的村庄有了明显的变化。
所以,当家乡发来聘用邀请时,孔华超考虑片刻,便决定将生意转由家人打理,自己回村工作。“虽然是社区了,但因为大家一直从事农活,所以习惯称自己是村民。起初,我的工作是挨家挨户讲解拆迁政策和一些基础工作。到了2020年,我上任新一届党支部书记,看着几幢十几层的高楼起来,周边仍是绿油油的农田。我想,一定有办法把这里的集体经济拉起来。”
3
今年目标营收600万!
这个村靠农产品富了集体经济
若从高处俯瞰詹家埭社区,它会成为杭州一处特别的所在。最低16层楼,最高23层楼的小区旁,是连片的200多亩农田。在回迁房建成入住后,以腌白菜为主收入来源的村民们,将展现出住高层小区,干传统农活的场景。
孔华超首先想到的,便是发挥村里传统优势。2022年4月,詹家埭社区开发的集体经济项目“腌学社”正式运营。
当年嫁入詹家埭村,从公公手中获得腌菜真传的孔彩娟,也成为“腌学社”的一名工作人员。平日里,她在田里翻种。到了活动日,她会带领家长和小朋友一起采摘大白菜、清洗、入缸脚踩、体验腌制过程,让大家体验萧山人餐桌上“老底子味道”的制作过程。
除了研学经济,作为共富工坊的“腌学社”,还收购社区内农户种植的蔬菜,以门店零售+批发的形式进行外销。
当时,临浦镇上最年轻的村(社)党组织书记孔华超,还在为其他两件事忙碌着。一件是他最头疼的事:因为业务量的萎缩,他正忙着为村集体配送公司寻求新的单位食堂、饭店合作。第二件事,便是在腌学社之外,再打造一片现代化美丽农田,为将来吸引游客做准备。
2022年10月,他以个人身份开通了短视频平台社交账号。在谋划建设美丽农田的同时,他也学起用视频展现家乡浦阳江畔美丽乡村的景色。
一边是配送生意的困难重重,一边是拍摄短视频有了心得。孔华超和几位90后大学生同事想到了以村集体注册“三农之家”,将农产品搬到网上,为集体经济找出路。
如今,这个直播间不仅在为本村自产的时令蔬菜带货,还把产品种类扩大到了周边乡镇和农村。都是时令蔬菜,楼塔的鸡蛋、所前的杨梅、进化的“飞鸡”与青梅、白鹿塘村的桃子......随着直播间名声渐起,越来越多的村子把农产品拿到了这间直播间。
“农产品消费者的痛点,主要就是商品的农残和口感。我天天在村子里,盯着田地、果园和养殖棚,我的身份也更具备说服力。”孔华超分析道。
最近,为了给本村即将大面积上市销售的腌菜预热,在快递时限能实现的地区,“三农之家”直播间推出了买货送腌菜品尝的搭配。在直播间打开销路后,还吸引了当地供销社与社区展开战略合作,签订了股权合同,双方将各自拿出产品与渠道优势,争取更大的收益。
20年前,这个集体经济收入仅10万元租金的村庄,村民正靠着蝶变的美丽田园与网络销售农产品,努力实现年营收超过600万的目标。
“书记搞一下直播,我们估计下半年要很忙了。”孔彩娟开心道。
“詹家埭的惊喜,还在后面。”孔华超笑道。
记者 蔡怀光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