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袁继咸(1593-1646),字季通,号临侯。江西宜春袁州区寨下乡横塘村人。明代大臣。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七年(1634)提学山西,上疏抨击权宦。宦党诬陷其贪赃枉法,解京治罪。
履历
山西生员百余人追随入京,散发揭贴(传单),为之辩诬。朝野上下千余人联名为其申冤,轰动京城。崇祯十五年(1642),袁继咸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南京)等处军务。弘光元年(1645),被左梦庚诱入军中软禁。左梦庚降清,献袁继咸以邀功。袁继咸拒降,被押解北京囚禁。
生平
曾作铭文自勉:"大官好做,大节难移"。顺治三年(1646)六月就义。袁继咸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敬仰,曾与文山(文天祥)、叠山(谢枋得)并称为"江右三山"。今宜春市区鼓楼路"文革"前原名临侯路,以纪念袁继咸而命名。
详细介绍
明朝末年,在抗击清兵的入侵中,富有民族气节而又值得称道的官吏,除史可法、左懋第外,就要算文天祥式的民族英雄袁继咸。他被清兵所俘入狱后,不食清餐,不着清服,拒绝剃发,也拒绝朝见清帝。他仿文天祥的《正气歌》而作《正性吟》,死不降服,最后在清兵的屠刀下英勇就义。
袁继咸(1593—1646年),字季通,号临侯,明宜春县寨下横塘村人。自幼家贫,但聪明好学,胸有大志。12岁那年,他信笔写下一首七言绝句《咏红菊》:“自从陶令伴金,醉倒芙蓉欲笑时。血胜生来浑不改,寸丹留与报君知。”既颂扬了红菊傲霜顶雪而血性不改的高贵品质,又寄托了作者忠君爱国的美好情操。
天启五年(1625年),袁继咸中进士,授行人,历任御史、礼部员外郎、山西提学佥事、湘广参议等职。袁继咸性格刚直,以敢于忤逆当权宦官闻名朝野,深孚众望。崇祯十五年(1642年)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为总督江西、湘广、应天、安庆军务的封疆大吏。
1644年3月19日,明王朝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不久,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攻占北京,大举南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组织第一个南明政权。
民族英雄
弘光元年(1645年),南明权臣马士英诬告袁继咸与宁南侯左良玉。左良玉由武昌起兵讨伐马士英。因为左良玉与袁继咸素来友善,路过九江时就面见袁继咸,企图胁迫袁继咸参与兵谏。袁继咸认为异族大敌在前,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就断然予以拒绝,并慷慨陈词,晓以利害。
不料当夜左良玉暴病身亡,其子左梦庚秘不发丧,并将袁继咸骗入军中软禁,仍按其父原来的计划移舟东下。与此同时,清军已攻陷南京,弘光政权灭亡。左梦庚是个贪生怕死的民族败类,率部投降了清廷。他劝降袁继咸,袁继咸不从。左梦庚就献出袁继咸,以此向清廷邀功请赏。
清军对袁继咸礼遇甚优,设宴招待,袁继咸就假说自己吃素,酒肉不沾。清军又允诺只要他愿意出面招降江西等地抗清武装,仍委以总督职位,袁继咸断然拒绝。回到舟中,袁继咸欲自缢死国,因被人发现而没有成功。
清军无奈,只好将袁继咸押解北京。路经南京时,袁继咸望着南京宫殿和明太祖的陵墓痛哭流泪。同时,他效仿江西老乡、南宋官吏、诗人谢枋得(字叠山)那样不吃不喝,想饿死以全节义,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他喟然叹曰:“天不欲余为叠山,敢不为文山哉?”并以此赋诗表明自己的情感和决心:“衰年哀二老,一死酬至尊。从容文山节,谁招燕市魂。”
拘押北京囚禁后,清廷仍不断以高官厚禄劝降袁继咸。袁继咸的一些门生已经入清为官,他们环绕而跪,痛哭劝降,均遭到袁继咸的严辞拒绝。他仍旧戴明帽,着明服,并拒绝朝见清帝。在被囚禁期间,他一边读书,一边著作,写有《经观》、《史观》两书,并仿文天祥《正气歌》作《正性吟》以明志,书写了一首直薄云天、警策后人的不朽史诗:
天地治乱,理数循环。湛兹正性,鼎鼎两间。有怀乡哲,炳耀丹青。维唐中叶,秀耸二颜。越在宋季,文山叠山。成仁取义,大德是闲。哀我逊国,方黄臭兰。名成族圮,刚中良难。淑慎以往,学问攸关。我心耿耿,我气闲闲。从容慷慨,涂殊道班。居易俟之,敢幸生还。
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二十四日,清廷让袁继咸在投降做官与死亡之间作最后选择,他不改初衷,决心以身殉国。两天后,袁继咸一见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的清兵来到自己的住处,就知道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他当即北面叩拜明先帝,双膝还没着地,就被清兵挟持上马,出东便门,于三忠祠前英勇就义,谱写了一曲具有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颂歌。
人物评价
袁继咸遇害后,同乡将其尸体运回宜春,安葬于今袁州区芦村乡老立下村境内,现墓尚存。其老家横塘袁姓保存袁继咸血衣一件,画像一幅,朝简两个,作为袁姓传家宝。画像,每年春节张挂。血衣,每年端午节晒一次。在横塘村,尚存袁继咸幼年读过书的“六柳书屋”。袁继咸生前著述甚多,共9种17卷,后人整理编为《六柳遗集》。《明史》卷二七七有继咸传。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溢袁继咸为“忠毅”。咸丰八年(1858年),县人曾于宜春台下建有“袁忠毅公祠”,奉神主而祀之,表彰袁继咸的爱国主义情操。民国时,城内有一条路命名为临侯路(即今鼓楼东路),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