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就
黄万品从教40余年来(截至2013年5月),创作和出版了钢琴协奏曲《琵琶行叙事诗》、合唱与管弦乐队《红日照遍太行山》(合作)、管弦乐组曲《四川民歌五首》、混声合唱曲《羌族锅庄舞曲》等近百部作品,发表了《交响音乐与民间音乐相结合的可喜尝试》《歌曲创作》等20多篇论文、专著,培养了一批活跃在当今乐坛上的知名度较高的作曲家、教授。
人物自述
我到邛崃敬亭中学上初中时,遇到了刚从四川大学英语系毕业的叶俊陵老师,他用一台旧钢琴教我弹琴。那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乐器,一下子就被琴键间蹦出来的音符迷住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那时候,我是我们班的音乐课代表,叶老师就把学校音乐教室的钥匙交给我,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进去看学校订的音乐杂志,自己照着杂志上讲的技法钻研作曲。没想到,在我初三的时候真的写出了处女作《我是小小科学家》,歌曲虽然篇幅不长,却得到了音乐老师的大力赞扬,还作为学校合唱团的曲目在全县比赛中演唱。
当时我在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园林好》杂志上看到西南音专的招生信息。老师和同学都觉得我很有音乐天赋,便撺掇我去报考。后来一了解政策,才发现西南音专只在大城市招生。最后还是叶俊陵老师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写封自荐信给《四川日报》。在信中,我向报社表达了一个爱好音乐的少年的求学愿望,并希望报社能帮我将此事反映给相关部门。《四川日报》真的将这封信转给了四川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又将信转到了西南音专校长常苏民手中。后经四川省教育厅特批,我终于获取了考试资格。
考试前几天,我带着2块钱盘缠,穿着草鞋,一路从平乐走到邛崃,又从邛崃步行至新津才搭上去往成都的汽车。到了学校,我从身上摸出常校长给我的回信及邛崃县文教科的证明,学校立即给我安排了考试时间,并且还让我免费住进了学生宿舍。考虑几天之后,我决定报考作曲专业,没想到考试成绩出来后我排在第3名,考入音专附高中,成为西南音专建立后第一个从专县地区招考的学生。
我的老师多数都是去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学习过的老师,水平都很高,比起原来我在邛崃的时候学习环境好多了,我也因此有了如鱼得水的感觉。我每天学习到全校熄灯,简直到了“痴”的地步。那时候,四川省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节目叫“每周一歌”,由于我在学校表现突出,便被老师推荐到电台的节目中教大家唱歌。当时教的很多歌曲都是我们作曲系学生自己写的,比如我有一次去富顺县采风创作的、反映农村新生活的歌曲《幸福花》,庆祝国庆的歌曲《歌唱国庆十周年》等。1959年,全国掀起向纺织女工向秀丽学习的热潮,我也因此写下合唱《向秀丽之歌》,还以此作为我高中毕业的汇报作品,得到学校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我1959年上大学之后,西南音专就正式更名为四川音乐学院了,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当时学校规定,本科生毕业时一定要创作出有交响乐性质的作品。我在学习中也发现,其实西洋音乐中有很多也是走当地民族道路的,比如著名的东欧乐派、北欧乐派、俄罗斯乐派、法国乐派……所以我就想,作品一定要走民族化道路,但是也要具备国际化风范,像当时最受欢迎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也都是走的这条路。受到这些作品启发后,我想到了用钢琴来模仿琵琶、古筝等民族乐器的声音,后来又结合我最喜欢的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有了写《琵琶行叙事诗》的想法。这个作品从构思到完成一共用了8个月时间,其间我既阅读了大量白居易时代的音乐文字资料,又听了很多世界著名的音乐音像资料,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才完成。而这个曲目也成为川音作曲系历史上第一首由学生完成的钢琴协奏曲。毕业演奏会的时候,学校还专门帮我邀请到全国知名的钢琴教授郑大昕主奏第一架钢琴,而我则配合他协奏第二架钢琴。
毕业后,我依然认为,一个有出息的艺术家一定要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因此我还是坚持以西洋作曲的技法为“本”,中国民间的音乐和故事为“用”,写出了后在世界和全国获奖的《四川民歌五首》《羌族锅庄舞曲》《南坪山歌》《川西风情钢琴曲四首》等作品。直到现在,我还是把群众视为我作品的第一评审。